首页

湘香女王免费上传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03:36:14 作者:六小龄童:在短视频时代,重读孙悟空 浏览量:89278

 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(刘越)“年轻人说孙悟空是‘完美男友’,您怎么看?”

  此话一出,采访间里,86版“孙悟空”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乐得前仰后合。

  初夏的北京,槐香浮动。回望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颁奖典礼,六小龄童一声“俺老孙来啦”穿越时空。这个曾在四十年前的央视舞台上震撼过亿观众的出场,此刻又在数字浪潮里引发新的共鸣。

  作为中国电影120年华诞的见证者,66岁的他目光越过聚光灯,投向一方新天地——

  在短视频时代,如何重读孙悟空?六小龄童有话要说。

  正接受采访的六小龄童。徐峻杰 摄

  一棒挥出四十年

  六小龄童的思绪常飘向1905年的大观楼。

  那年,谭鑫培在《定军山》里甩动的水袖,定格成中国电影最初的帧影。2024年,六小龄童在取材于谭鑫培生平的电视剧《云雀叫天录》中饰演清末猴王。一人在台上唱着“这一封书信来得巧”,一人在后台描着猴王脸谱,光影流转,戏曲与影视的百年情缘在方寸戏台间完成了对话与续写。

  而这种传承的宿命,早在1966年便埋下伏笔。

  六龄童章宗义教儿子六小龄童章金莱学猴戏表演

  1959年,六小龄童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梨园世家。父亲六龄童是南派猴王,二哥小六龄童更是天赋异禀,7岁便因表演《大闹天宫》成名。命运转折发生在1966年——16岁的小六龄童因白血病离世,临终前对7岁的弟弟说:“当你演成美猴王孙悟空,就可以看到我了。”

  这句话,成了六小龄童一生的执念。

  为了练就“人猴合一”的境界,他曾与猴子同食同眠,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;为了克服400度近视,他日日凝视香头、追踪乒乓球弧线,最终练就了炯炯有神的“火眼金睛”。1982年,当杨洁导演为电视剧《西游记》选角时,23岁的六小龄童在父亲推荐下走进剧组,吊威亚摔晕、被真火烧伤都始终咬着牙,只因“戏比天大”。

  央视版《西游记》海报

  1986年,《西游记》正式播出,引发轰动,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,迄今为止已在海内外重播4000多次。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,也成了几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荧屏符号,更在新兴媒介时代迎来众多新解读。

  有人将86版孙悟空与《黑神话:悟空》混剪,传统戏曲棍花招式和现代游戏工业美学碰撞出奇幻火花;有人从剧情出发,分析“真假美猴王”体现了人性、情感与使命的挣扎;更有创意十足的网友用AI制作出悟空飙车、化妆、举枪横扫等趣味片段,令人喷饭。

  网友用AI制作出孙悟空举着枪横扫。短视频平台截图

  “您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过自己吗?”

  “太多了。网上关于我的短视频特别多,每次看到都很感动。尤其是大约40年前央视举办的《齐天乐》晚会相关视频,点击率一直很高,网友们的留言也特别暖心。那会儿我才二十七八岁,在晚会上展示了不少武功技巧,现在回想起来满是美好的回忆。”

  在网友考古的《齐天乐》晚会中,二十七岁的六小龄童腾挪闪转,金箍棒惊起满屏“爷青回”“泪目”。跨时空的联结,在短视频时代被无限放大。

  “这些视频能有这么高的关注度,也让我感受到大家对央视版《西游记》的深厚喜爱与长久支持,真的特别感谢观众朋友们这么多年的认可。”

  网友考古《齐天乐》晚会。短视频平台截图

  当美猴王遇见短视频

  网友对央视版《西游记》的“开发”远远不止于此。

  六小龄童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分享了一个视频——创作者把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和他扮演的孙悟空剪辑到一起,搞起了“拉郎配”。

  “明明贾宝玉和孙悟空都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神石,林黛玉是不是当时认错石头了?”

  “黛玉葬花,悟空在树上说‘够不够?不够再给你摇点’……”

  “我支持这桩婚事,就让宝玉陪唐僧去取经吧!”

  前段时间,“圣黛CP”在网络走红,网友们的调侃层出不穷。一个是取经人,一个是绛珠魂,这段“二创”的跨次元浪漫,让六小龄童直呼“有创意”。

  “我们俩都是央视四大名著剧的主演,最早的《红楼梦》又叫《石头记》,孙悟空又是从石头孕育的一个神猴,那么它就体现了一种石头文化。而且视频里剧照和影视片段来回穿插,过渡自然,一点都不牵强、混乱,我觉得挺有意思的。”

  网友剪辑的“圣黛CP ”。图源社交媒体

  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,孙悟空的母体是补天遗石,一草一石在文学长河里遥相呼应。“圣黛CP”的崛起,是现代科技赋予四大名著的新活力。

  不仅如此,在短视频平台上,孙悟空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”的一面被深度挖掘。凤仙郡里,他将饼分给家贫的小娃;天竺河畔,他救起自尽的公主,化身老奶奶安慰:“姑娘一定是受了委屈”;请观音收服鲤鱼精时,他主动提出等观音换衣打扮再出门;他还为凡人捡菜,给老人捶背,脱下衣服送给樵夫,打退欺压百姓的妖怪.......护唐僧取经,亦护人间烟火。

  央视版《西游记》截图

  网友调侃“年轻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猴”,还给他贴上“理想型伴侣”“完美男友”的标签。而六小龄童认为,这些被解构出的新浪漫,源于孙悟空本身所拥有的珍贵品质。

  “我也看到过相关短视频。因为我们演员是一集一集演的,但是网友把剧中孙悟空这个人物的很多金句都剪辑出来,尤其是他对女性、老者的尊重,确实体现了一种美德。”

  央视版《西游记》截图

  六小龄童举例:在火焰山,唐僧面对困境忐忑不安,孙悟空安慰他“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”;取经归来发现经书不全,孙悟空又说:天地本不全,经书哪有齐全之理?

  “这其实告诉我们,人生不必过分追求完美,努力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。就像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取到经,但他偏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因为人总要经历挫折磨难,才能学会坚持、做到极致。”

  择一事,终一生

  “我现在特别爱刷短视频。”

  六小龄童谈起自己的“新爱好”,有许多展现非遗技艺、历史人文、当代艺术的作品让他印象深刻。

  “一些拍摄小动物的视频也特别打动我,像小猫和小朋友亲密相处,或是小猴子、小狒狒和饲养员之间有碰撞也有温情的互动画面,都很有意思。这也让我感慨,生活从来不缺少美,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。”

  正接受采访的六小龄童。徐峻杰 摄

  他强调,其实视频创作没有长短之分,关键在于用心。“就像当

  年我拍央视版《西游记》,那时候很多电影工作者还不太理解电视剧,总觉得电影是‘大艺术’,电视是小众。但后来大家也看到了,电视发展得越来越好。所以说,不管做什么,都要与时俱进,把每个环节做到极致才行。”

  在他看来,传统文化借助新兴媒介焕发生机,与当年自己用戏曲身段诠释神话人物一样,都是对艺术的崭新尝试。但遗憾的是,在本届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中,反映戏曲台前幕后的作品寥寥无几。

  “其实戏曲里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特色、脸谱绘制的讲究、戏服穿戴的学问,还有演员练功的艰辛、一部戏从筹备到成型的过程,以及乐队与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,这些都是极具魅力、值得记录的艺术。”

  六小龄童之父六龄童

  藏在聚光灯外的艰辛,恰是最应当呈现给世界的中国美学。就像孙悟空在炼丹炉里淬出火眼金睛,戏曲人“苦练七十二变,才能笑对八十一难”的匠心,在短视频时代亟待被看见。六小龄童始终认为,短视频不仅是娱乐载体,更是传统文化破圈的“筋斗云”,能跨越山海,也能穿越时代。

  “现在短视频发展得这么火热,创作者们就应该大胆发挥想象力,把内容做好。但也要注意,不能为了博眼球粗制滥造,那样只会让观众失望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要多创作一些适合不同年龄、不同群体观看的优质内容,无论是小朋友、老人,还是其他各个领域的观众,都能在短视频里找到共鸣,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这个传播载体的价值。”

  “这也让我想起父亲常说的‘择一事,终一生’,无论做什么,都要把它做精、做细、做强、做大。”

  父亲六龄童(右)与六小龄童(左)同台演出

  从猴戏世家到影视传奇,从舞台到短视频,六小龄童始终在传承路上做执着的行者。在他眼中,孙悟空不仅是神话人物,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,拼搏进取、不屈不挠、永不言败、乐观向上的猴王精神,值得每个人学习。

  “如果说我前半生致力于传承中国猴戏艺术,那么下半生,我希望能讲好中国猴文化。”六小龄童坚信,只要创作者们怀揣“戏比天大”的敬畏,用“金箍棒”丈量传统文化的未来,孙悟空的故事便能永远“踏平坎坷成大道,斗罢艰险又出发”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日均人流五万次!带你乘“最美西郊线”赏北京秋景

跟随镜头,我们来到了江苏海安市雅周镇,眼下,这里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。广阔的沃野上,油菜花次第开放,簇簇相拥,层层叠叠,宛如一幅金色的田园画卷,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。今年,雅周镇油菜规模种植面积2000多亩,通过采用油菜毯苗机械化移栽技术,大幅提升移栽作业效率,让油菜种植降本增效。目前,这里的油菜花长势喜人,为水乡新农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

王毅:坚持一中原则,就应该支持和平统一

5年来,中部区域经济总体平稳,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,产业基础明显改善,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,社会事业全面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,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,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。

美敦促乌下调征兵年龄下限,乌方:我们缺装备,不缺人

光伏、风电、氢能等新能源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。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我国光伏相关企业已达81.5万家,2023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4.2万家,与2022年同比增加59.6%;风电相关企业9.1万家,2023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.4万家,与2022年同比增加47.3%;氢能相关企业3700余家,2023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640余家,与2022年同比增加6.8%。从地域分布来看,广东、江苏、山东三地,氢能相关企业数量位列前三,分别拥有600余家、370余家以及280余家。

四川: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

巴基斯坦媒体人体验洛阳牡丹瓷制作技艺:很神奇!

中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提质,去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.5%。当前,中国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,未来十年将增至8亿。据估计,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,每年将增加1500多亿美元消费支出。中国城镇化率只有约66%,与发达国家80%左右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,可拉动约1400亿美元新增投资和280亿美元新增消费,有力促进房地产发展。我们将继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、区域协调发展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体制机制,进一步激发释放内需潜力。近日,中国国务院印发《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》,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,近3亿中国农民工将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